國產儀表叫好不叫座 引發深思
發布時間:2016-12-27??文章來源:未知
近幾年,國產科學儀器儀表愈發重視。從今天的發展程度來看,國產儀表技術實力和產品水平早已不能相提并論,質量和技術上都有質的飛躍。4月27日,成都采購的12類儀器儀表仍然全部擬進口產品,預算達1142萬元。這不得不令人引發深思,在儀器儀表發展形勢良好的情況下,為什么叫好不叫座現象仍然嚴峻。
863計劃的提出是我國儀器儀表發展初步壯大的時候,在這之后的十年,我國自主研發的科學儀器儀表已經迅速占領了國內市場,在功能和質量而言,基本可以滿足90%的需求。人們也對儀表的未來發展充滿了希望。但以成都政府采購一事來講,真正得以應用的國產儀表并不客觀,而這種現象看來值得引起深思。
首先是進口儀表優勢深入人心。國產儀表和進口儀表的差距顯而易見,我國儀器儀表發展起步晚、規模小、產品科技含量低等問題都是基本問題。隨著近幾年的發展,人們對國產儀表的態度有了改觀,國產儀表科學含量的提高引得注意,部分國產儀器儀表質量甚至優于國外儀表。與此同時,應用經驗和售后服務又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。由于國外儀表發展較早,應用案例經驗和良好的售后服務深得人心,使得人們在采購之前往往優先考慮國外儀表。
其次是國產儀表業的宣傳力度較弱。雖然國產儀表企業發展多年,已經能根據市場要求和應用條件設計出高性能的產品,并且這些產品往往比國外產品更先進和便捷。但由于企業對產品的推廣力度差,往往政府在采購時都不清楚市場是否已經普及了這項產品,而忽略了此類產品。因此,在現如今網絡覆蓋的時代,提高國產儀表的推廣力度和市場影響力的同時,也讓受眾樂意接受和了解國產儀表,才是更有意義的解決辦法。
最后,政府采購時的高價高質的思想應該糾正。我國儀器儀表起步晚,在產品的生產技術上較國外相比仍然存有差距,這種情況下國外儀表價格固然較高。一旦國內儀表廠家也生產出掌握核心技術產品時,國外產品也依然保持著價格的昂貴。但這并沒有給國產儀表帶來競爭的價格優勢,相反的,在政府采購時,他們依然看重了價格比較貴的國外儀表,忽視了儀表的功能性對比。
針對于上述問題,提高中國儀器儀表品牌知名度成為了未來發展重點,我國急需建立儀器儀表優質大型平臺。通過學習西方國外新進的理念和知識,結合我國具體應用條件,突破創新加大儀器儀表的研發,并通過大型平臺加以推廣,改變當前國產儀表叫好不叫座的現狀。